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一书中,喻中教授以清晰的逻辑脉络,为读者构建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完整框架。
首先,本书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时代背景,系统性地论述了法治兴起的背景与方案,进而跳出西方单一的法治范式,将研究焦点集中于“现代法治建构的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了中国在法治建设中的自主探索与创新路径。
其次,本书围绕中国法治的历史发展和逻辑体系两大核心内容,深入剖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使命与历史逻辑,回答了“为何发展、向何而行”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性质与体系,为我们构建起完整的理论认知框架。
再次,本书尤为亮眼的内容在于,喻中教授从价值和文化双重视角,深刻解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独特性。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凸显了法治建设的价值底蕴;另一方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挖掘法治建设的文化根基,使“中国特色”获得了更为深厚的文化支撑。
最后,喻中教授直面读者关心的重点问题,清晰回应并深入解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什么”等法治认知的基础性问题。无论读者意在建立宏观认知,还是理解其作为“人类法治史上新型法治”的精神与风格,这本书都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读本。

喻中,中国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法理学教学与研究。著有《中国法理学史》《法理四篇》《法学是什么》《法学方法论》《法学的想象力》《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法学的兴起》《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论》《中国法治观念》《法家三期论》《法家的现代性》《法与术:喻中读韩非》《法的多元性》《法律地理学》《论中国法的精神》《在法律思想的密林里》《风与草:喻中读尚书》《古之道术:庄子天下篇今读》《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论授权规则》《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权力》《权力制约的中国语境》《乡土中国的司法图景》《宪法社会学》《西方法律经济学批判》《康巴学的谱系》等书。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一书后记
喻中
2019年6月,我受邀参与了一项课题的研究,这项课题的名称是“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在参与该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完成了课题组规定的相关研究任务。与此同时,我也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这个主题,有计划地展开了一些个性化、自主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这部书的主体部分。因此,你现在看到的这部书,无论是从创作动因来说,还是从孕育到逐渐成书的过程而言,在相当程度上,都是我受邀参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研究”这项课题的一个副产品。凡事都有前因后果,为什么要把这部书题名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主要原因就在这里。
两年后的2021年8月,国家制定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正式公布。随后,《中国司法》(现已更名为《中国法治》)编辑部邀请我为这份《纲要》撰写一篇评论,且设定了篇幅:五千字。收到邀请函之后,我再次阅读了这份《纲要》,并结合《纲要》的具体内容,写成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理论的体系化构建》一文。由于《中国司法》并非纯粹的学术刊物,因此,这篇文章与本书各章相比,在形式上有明显的差异:不仅篇幅短小,而且没有注释。更值得注意的是,它论述的领域仅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这就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范围窄了许多,虽然其主题也可以归属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但是,按照本书的结构与框架,它不宜与本书其他各章并列,即使扩充其篇幅,也不宜作为独立的一章来处理。于是,我把它附在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体系”之后,以之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一个局部。
2022年10月,我又收到了一家学术刊物的来信,邀请我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发表个人学术观点——当然是与法治有关的学术观点。虽然这也是一个宏大的主题,但与我最近几年来一直关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因而,我也以如履薄冰的心态答应下来。在反复酝酿之后,我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中提取了“现代”与“中国”两个关键词,再加上“法治”这个关键词,写成了本书的第二章“现代法治建构的中国方案”,试图以此展示现代法治建构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逻辑,当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国逻辑。毕竟,本书旨在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产物,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的,同时更是现代中国建构现代法治的产物。
本书的由来,大致如上所述。这些年来,多家学术刊物或机关刊物,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为我提供了不同的机缘,促使我从不同的角度、侧面、维度,持续不断地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这个主题,同时也促使我将自己的千虑一得适时写成文字。几载寒暑,几度披阅,几经踌躇,几番增删,经年累月,居然写成了这部题为“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书,这是我在2019年之前未曾想到的。
由此说来,这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书,在相当程度上,乃是一部偶然生成、自然长成、无心插柳之书,至于它是否达到了“柳成荫”的效果,那就不好说了。毕竟,本书旨在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一个开放的主题,指涉极为广泛,而且还将长期处于生长、发育、完善的过程中。在这样的语境下,我的这部书,就只能论述我在当下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所能看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愿以我的一孔之见凝聚而成的这部书,记录并解释镶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法治,亦即本书旨在论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目 录
序
第一编 引论
第一章 政党驱动型法治的兴起
第二章 现代法治建构的中国方案
第二编 本论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逻辑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性质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体系
第三编 广论
第七章 法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第八章 法家学的历史变迁
第九章 从法家三期看律学的兴衰
参考文献
后记